茶文化网

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茶马古道
来源: | 作者:guest_1766 (茶香如故) | 发布时间: 2012-01-01 | 218 次浏览 | 分享到: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 

茶马古道源于中国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是一个交通网络——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以川藏道开通最早,运输量最大。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一) 特点: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 

三条大道中,以川藏道开通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较大。 

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马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达,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这条国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 路线: 

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茶马古道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与认识。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 

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也有的学者认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 

三) 意义: 

对茶马古道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内涵,目前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茶马古道是青藏高原上一条异常古老的文明孔道。 
第二,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 
第三,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 
第四,茶马古道是迄今中国西部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条民族文化走廊。 


四) 茶马古道文化: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伴随茶马古道而生的马帮文化、藏茶文化、商贸文化,因茶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现在,茶马古道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来源:互联网 互动百科 



联系方法: TEL:0571-88210937 88210971 公刘子茶道

--
◆ From: 219.8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