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网

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论茶文化对杭州旅游的促进作用
来源: | 作者:tea168cn | 发布时间: 2017-12-16 | 555 次浏览 | 分享到:

论茶文化对杭州旅游的促进作用

                                               2005年11月14日 10:44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文围绕茶文化与旅游展开,茶文化与旅游自古以来就是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杭州的山水和历史遗存孕育了独特的龙井茶文化,这不仅与杭州的休闲文化一脉相承,而且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杭州的茶文化与旅游业的亲密结合,促进了杭州旅游的发展。 
【关键字】龙井茶  茶文化  旅游  休闲 
1.杭州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1.1概述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种茶,采茶,制茶,饮茶及相关的种种习俗、理念已成为我国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茶作为一种载体构成我们传统文化的缩影。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精髓儒、道、佛与饮茶过程相互融合创立了茶道精神;从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等一系列茶艺作为特殊的艺术过程,显示传统的美学意境;将茶事过程视为精神陶冶过程。强调在茶事中进行自我修养,以形成清高素雅的品格。在中国茶文化中,无论儒、道、佛,都具有追求质朴、自然、清净、无私、平和的思想内涵,又具有浪漫精神和浩然之气。 
  人们提到杭州,会想到西湖之外,往往还会想到杭州的茶和别具特色的茶馆,可以说,茶文化已经成为了天堂杭州又一张别致的“名片”。杭州西湖群山皆产茶,西湖种茶始于何代何人,其说不一。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已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述。至北宋苏东坡在杭州时,对西湖种茶的历史曾有考证,他认为西湖最早的茶树,在灵隐下天竺香林洞一带,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在下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来的。东坡此说和《茶经》之记载正相吻合。如以此说推断,西湖种茶最迟始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 余年的历史。饮茶而讲究茶叶,始于唐代。南宋建都杭州,杭州的茶文化进入辉煌时期,不仅在种茶、制茶、茶宴上推陈出新,而且通过日本、韩国来宋学禅高僧,将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国外。乾隆屡下江南,独钟龙井,西湖龙井十八株御茶由此名传华夏,并奠定了西湖龙井茶在中国茶叶中的至尊地位。龙井,几乎成了天下绿茶的代表。清末至民国时期,杭州茶业更是兴旺,为中国最著名的茶叶产地和集散地。如今的杭州,拥有浙江大学茶学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全国供销社国家茶叶质量检验中心等,这些是杭州不可多得的做大茶叶产业的宝贵资源和基础。 
1.2独特的龙井茶文化 
  杭州的山水和历史遗存孕育了独特的龙井茶文化,作为中国第一名茶的西湖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畔,是绿茶的一种,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 “四绝”而闻名于世。成茶扁平挺秀,光滑匀称,翠绿略黄;香馥若兰,清高持久;汤色明亮,滋味甘鲜。人们夸它为“黄金芽”,“无双品”,被尊为绿茶之王。茶长于西湖,采于西湖,吸西湖之灵气,阅尽古来春光秋韵,朝兴暮愁,是西湖的精神。西湖与茶,始终是相得益彰的。龙井茶是享誉海内外的佳茗,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悠久的茶史孕育出珍奇的茶品和灿烂的龙井茶文化。龙井茶及其文化作为杭州独有的旅游资源,将会对杭州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品茶艺术具有生理物欲满足和精神愉悦的双重属性,它首先是一种物欲生活艺术,于是决定了它的被社会各阶层群众认可,这便使得茶馆的生存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品茶,其讲究的是“敬、清、和与美”,通过品茶享受和美生活,怡然自得,乐在其中。这不仅与杭州的休闲文化一脉相承,而且更符合了现代人的生活理念。杭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因为有一个明媚的西子湖,少了一些王者之气,少了一些历史的凝重感,多一些闲适、风雅。这就是杭州休闲文化的基础。从预示着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72年雄踞一方的吴越王钱镠时期以及宋室南渡的极致繁华,这是杭州历史上三段闪亮的篇章,“钱塘自古繁华”的城市格局也由此而定。在杭州历史上社会经济繁华的同时,杭州休闲文化的历史也拉开序幕。 
2.杭州茶文化休闲旅游 
2.1茶文化与休闲、旅游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渗透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物化性总是表现在具体的物的形式和人的活动方式上。有些时候很难确切地把它和其它社会现象剥离开来。龙井茶文化不仅与茶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更是与西湖的区域特色、风俗习惯等文化底蕴直接相关。所谓茶文化是以茶这种物的形式及其相应活动反映一个区域整体的态势,茶只是文化的一个载体。人们通过这个载体表达自己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位。文化之于旅游更显示其不可分割性。从旅游动机的心理细分看,旅游动机的产生或因好奇,或因逃避现实,或因四重刺激(文化学习,宗教信仰,人际接触,生理需要),或因安全,自尊,自我实现等其他需求,无不显示出文化的作用。人们在旅游中学习文化,理解文化,消费文化,传播文化。 
  茶文化与旅游自古以来就是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相得益彰。茶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互动与交融,是因为茶文化有着神奇和美妙之处,同时也因其底蕴深厚而成为旅游的重要资源。茶文化旅游是近几年旅游业新崛起的新兴文化旅游项目。严格地说,茶文化旅游应该是旅游业中的一个旅游产品。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旅游产品吸引了中外越来越多的游客,它所起的作甩也愈来愈重要。 
  在旅游活动中充分利用茶文化资源,将茶文化的知识性、观赏性、可参与性很好地与旅游结合起来,既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宣传和普及了茶文化知识;既弘扬了茶文化,又带动了茶产业,还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现代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经济贸易、民情风俗等学科和行业,构成了茶文化史学、茶文化社会学、茶文化民俗学、茶文化交流学和茶文化功能学体系。从而形成了茶文化特征,包括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区域性和国际性。 
  杭州是茶文化气息比较浓厚的城市,1982年就建立了“茶人之家”,在1990年举办了首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还兴建了中国唯一的茶叶博物馆。 
  2003年10月,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杭州市文化局、杭州花圃、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杭州茶楼业协会等单位联办的旅游资源与茶文化资源的大整合活动,“风雅西湖”大型无我茶会在杨公堤举行。由百名作家、百名中外游客、百名中外记者、百名琴师、百名茶人、百名少年儿童等参与了这次活动,杭州市著名茶馆倾城而出,将杭州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江南茶都的万般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次活动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次天作之合”,无论对旅游业,还是茶馆业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2004年3月27日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西湖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的“春到茶乡”,2004年中国杭州龙井开茶节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举行。开茶节活动的开展,为不断提升杭州的城市文化品位、形成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促进杭州市旅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进一步加强了茶博馆与茶文化专家、茶文化爱好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加深了茶博馆的影响力,提高了茶博馆的社会地位。 
2.2杭州茶文化旅游要素 
2.2.1茶馆文化 
  杭州的茶馆业在发展历史中与旅游一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美景与茶馆始终联系在一起,龙井茶则自然成为人们游玩杭州后的最佳旅游购物品。但仅满足于表层的结合不能产生更大的合力,茶馆业与旅游业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杭州茶事活动频繁,形成了浓厚的茶文化氛围。茶是具有极强的亲和力的东西,可以与吃、咖啡、书、景观相结合,从而使各茶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茶馆是茶文化宣传的窗口,各种茶事活动也更普及的向市民宣传了茶文化。杭州茶馆从总体经营风格来看,基本上形成都市茶馆、景区(点)茶馆和农家茶室三大系列。 
(1)都市茶馆 
  杭州目前大街小巷基本上都能看到茶馆,但相对集中于南山路、曙光路、湖滨路等一些著名的专业街,以及一些高级宾馆、酒楼、商厦内。随着杭州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商贸业的繁荣,城市特色商业街的出现,茶馆也成为这类商业街商业业态布局的新宠,清河坊、信仪坊等迅速成为茶馆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 
(2)景区、景点茶馆(室)  
  茶馆与景区、景点结合,这是杭州茶馆的经营优势,也是杭州茶馆业在历史上就形成的一大特色,目前杭州几乎每一个旅游景区点都有供游人休息、品茶的茶室。景区、景点内的茶馆不仅能让客人得到品茗与观景的双重满足,而且由于一年四季景致具有独特之处,品茶也各有情趣。 
(3)农家茶室 
  近几年来,人们追求自然、返朴归真的情结日益深厚,农家茶馆受到了现代人的极力追捧。如梅家坞、龙井、满觉陇等迅速成为都市人节假日常去的场所。农家茶馆以朴实的经营风格,融茶园与茶馆于一体的独特的环境氛围,迅速成为休闲年代人们品茶的新宠。 
  
2.2.2茶艺 
  所谓茶艺,不仅是指茶的冲泡技艺,而且包括整个饮茶过程的美学意境。中国历史上,对茶的品饮,讲究选茗、鉴水、备具、烹煮、品饮。茶,要求名山之茶,茶叶型状有“莲蕊”、“旗枪”、“雀舌”等美称;水,要求泉水、江水、井水,天然雨露称为“无根之水”;茶具,既要工艺精美,又要有文化含意;烹煮要求水火相济、五行协调;敬茶,讲究礼仪;品饮环境要求幽雅、清静,讲究自然与精神的和谐一致。饮茶除了追求这些美的享受之外,还要以茶培养和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协调人际关系,以茶雅志、以茶示礼、以茶传情。通过长期实践,人们把这些思想过程用一定的规程或仪式来表现,这便是茶仪、茶礼。茶艺既是茶文化形态也是茶文化核心,把茶道、茶艺形成某种程式,作为习茶之人的操作规程,具有便于学习和传播的功能,核心则在其中,就是它们所表达的内容、精神境界。杭州的茶艺往往与各种特色的茶馆结合在一起的。一般认为,真正喝茶是从汉朝开始的,并出现了一种被叫做茶寮的专门喝茶的地方。从杭州人的喝茶方式看,宋代、明代都有过较为详细的记载,那是与艺术旅游休闲结合的十分密切的一种茶坊。比如宋代杭州就有花茶坊,也就是美人与茶相结合的地方。这种茶坊的布置很有品位,琴棋书画,一样不少。也有秋天专门喝茶赏菊之处,听书之处。茶与艺紧密结合在一起,终于发展成了如今杭州众多的茶艺馆。 
作为“丝茶之府”的杭州,茶文化氛围浓郁,国内外游客对此均十分感兴趣,特别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欧美各国都有这样的一些游客。茶艺是品茗的艺术表演形式,融哲学、历史、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歌、茶具、艺术为一体,可以集中体现中国茶文化丰厚的底蕴,使游客在品饮茶水的同时,体会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2.2.3茶园 
  茶树喜温、喜湿、喜漫射光,要求生长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一定的植被和温湿度条件下。天公造就了茶树生长的地方往往是生态环境十分秀丽的地区,有的就是人们日夜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利用休闲时间回归自然,体验生活,并从不同角度去审美的过程。在旅游胜地杭州,茶园成片,茶馆密布,游客在游玩间隙品茗畅谈,了解了杭州的人文历史和植茶、制茶的经验。茶和茶文化是杭州活着的历史文脉,是城市行走着的生命之旅。杭州的茶园往往在山清水秀之间,如梅家坞茶文化村和龙井山园等,既是龙井茶的产地,又是旅游胜地。 
杭州梅家坞是杭州西湖龙井茶的主要产区,梅家坞四面青山环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所产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堪称茶类珍品。其外形具有扁平、挺秀、绿翠、细嫩、匀齐等特征,为上等绿色食品,也是世上难得的工艺珍品。梅家坞茶文化村将赏景、品茶、休闲三为一体,既反映了是杭州原著民的生活生态,也体现了梅家坞茶业和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被亚太国际旅游组织命名“龙井茶文化村”的杭州龙井山园旅游景区,独创了中国“龙井问茶”的体验之旅。让中外游客真正领略有千年历史品牌的世界绿茶之冠——杭州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文化、龙井茶生存环境、龙井茶购物等完全体验。龙井山园占地130余亩,集千年龙井地域文化之精髓,运用真山、真水、人文、绿色,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中展现绿香之宗龙井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围绕龙井茶,龙井山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以及头茶会、茶婚典等茶事活动;老街问茶区域为游客品茶、鉴茶、购茶提供服务。还有为游客喝茶助兴的茶食、茶餐、茶宴等。 
  
2.2.4茶博会 
  2005年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是由杭州市政府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共同举办的,为期20天的茶博会,以“茶与文化,茶与健康,茶与城市,茶与旅游”为主题,围绕“开茶—品茶—赏茶—购茶—论茶—敬茶”的主线展开。 
  早在2004年8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就与在杭州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等8家国字号研究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共同打造“中国茶都”,加速杭州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为落实这一协议,杭州市人们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决定,共同主办2005年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茶文化博览会将举办西湖龙井开茶节、茶文化嘉年华、中国茶圣节、国际茶文化论坛、当代茶馆经营模式论坛等一系列活动。2005年的茶博会是茶与旅游、茶与文化相结合举办展览会的一种全新模式。届时,各旅行社也将不失时机地推出茶乡风情游,主要浏览地点有龙井山园、梅家坞村、龙坞茶村、茶博物馆、十八棵御茶园等。 
  杭州以西湖龙井茶闻名于世,种茶、喝茶历史悠久,汇集了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检测中心、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8家国字号茶叶研究机构,以及全国一半以上的顶级茶叶研究专家。杭州作为绿茶之乡,发展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茶产业来说,2003年浙江茶叶总产量13.27万吨,总产值32.6亿元。就茶楼来说,杭州现有茶楼近千家。但在东南亚等国,茶经济的提升却有超过中国的势头,2003年,我国茶饮料销售虽已达到约350万吨,但仍比不上有些国家的茶饮料消费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杭州茶经济有了极大的提升空间,杭州通过举办茶博会这一契机,就可以进一步提升茶经济,以确立在全国茶领域的龙头地位。  
2.2.5茶交流(中国茶叶博物馆) 
  杭州,是中国,乃至国际上的茶文化"集散中心",也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坐落在西湖龙井茶乡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占地33亩,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是中国唯一的茶专题博物馆,也是全国最高级别的、代表茶的故乡的、溶专业性知识性和休闲于一体的博物馆。 
  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茶博馆,陈列大楼设茶史、花萃、茶事、茶具、茶俗5个展厅,分别为“茶的历史”、“饮茶风俗”、“茶具艺术”、“名茶荟萃”、“茶健康”等5个专题。细致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和中国几千年茶叶文明的历史轨迹。近年来中国茶叶博物馆又新辟可供游人参与的田间采茶、作坊制茶,以及品茶、斗茶、购茶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中国茶叶博物馆不仅是我国茶史文物的收藏陈列馆,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茶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心。馆内设有“国际茶文化交流馆”和“学术交流演讲厅”,为国内外的茶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发展茶文化旅游,打造“东方休闲之都”,建设和谐社会 
3.1保护龙井品牌,开发龙井茶旅游 
3.1.1龙井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 
  从价值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龙井茶文化具有几种价值:哲学价值、文学价值、美学价值、医学价值、科技价值、民俗学价值、宗教价值等等,在这里就从茶文化的民俗旅游资源角度来进行探讨。 
(1)观赏价值 
  茶文化本身就是观赏价值很高的民俗文化,而杭州龙井茶文化无论是茶具、茶点、茶楼等有形的艺术,还是茶俗、茶艺、茶道等无形的艺术都体现着很强的观赏性。茶具风格,种类繁多、功能多样,茶艺表演大大丰富了其内容。可以使游客获得更美的感受,身心俱受益。 
(2)体验价值 
  游客的旅行过程就是获得体验价值的过程,杭州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不仅在于现代的都市文化,美丽的风景,而且在于历史沉淀后独一无二的文化。龙井茶是杭州人生活方式的体现,茶文化中既包括了文化实体,又包括了非文化实体,既可以提供直接体验价值,又可以提供间接体验价值,因此茶文化的体验价值是特殊而具强烈吸引力的。 
(3)商品价值 
  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并进入流通领域实现商品价值的过程,旅游商品价值的高低与旅游资源的可开发性和吸引力密切相关。上述茶文化的四个类型本身商品性就很强,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可实现的商品价值很高,形成商品系统性开发模式的潜力很大。作为杭州当地特色的龙井茶,是游客购买的必然选择。 
(4)服务价值 
  茶文化的服务价值是肯定的,这里主要不是这层涵义,而是突出龙井茶文化传统上和现代意义上具有的服务优势和高服务价值。杭州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开放条件好,服务行业发达,无论是在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上在全国都是一流的。 
3.1.2开拓龙井茶旅游市场,形成茶文化旅游的良好氛围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龙井茶和龙井茶文化面临着两个市场,一个是原有的茶叶市场,另一个就是旅游市场。后一个市场形成时间不长,但发展态势较好,潜力大。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努力开拓旅游市场,瞄住不同层次的游客,生产龙井茶叶产品、茶文化产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游客的需求,这不仅为游客购买龙井茶叶提供了方便,而且能把龙井茶叶品牌宣传到海内外,可以带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目前,以茶会友、以茶休闲、以茶怡情,已经成为杭州老百姓的物质主流和精神文化享受。茶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解渴祛病仅是饮茶的表层含义,越来越多的文化内容已渗进茶客的生活理念和思想观念中,旅游者更不例外。龙井茶和龙井茶文化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已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形成。 
3.2整合茶文化资源,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 
  现代茶业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即茶业人文生态旅游,将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而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 
龙井茶文化旅游将有助于龙井茶知识的普及和茶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来杭州旅游的游客旅游内容的丰富,有助于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层次结合及共同发展。 
  龙井茶业人文生态旅游是龙井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实行联合开发的旅游形式,其活动内容和形式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上具有广博性。其中包含龙井茶种植、制作工艺、保健治疗、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丰富、内容广泛。 
(2)有极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龙井茶文化艺术和民风民俗不仅具有很强的可参与性,而且龙井茶叶的栽种、采茶、制茶、品茶等都是参与性极强的旅游项目。 
(3)融观光、操作、娱乐、购物为一体。龙井茶业人文生态旅游具有既能让游人游览、体验、习艺、娱乐,又能购得自己的劳动成果。 
(4)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优势。发展龙井茶业人文生态旅游可以利用现有的茶业资源,略加规划设计与管理就能满足游人需要,其经济收益比其他旅游形式多一个收入层次。 
(5)具有自然生态性和文化性。龙井茶业人文生态旅游使都市人回归自然,感受、体验茶农的生活,欣赏茶文明史和茶业人文生态旅游的内涵。 
  茶文化资源的社会功能也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生养性、陶冶情操,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以及推进经济贸易发展。茶文化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茶文化可以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由于茶文化旅游本身就直接面向了市场,它所起到的龙头作用、关联带动作用等一下于把茶旅线路、茶旅景点景观、茶品购买、茶食餐饮、茶会娱乐、茶旅住宿等项申连起来,形成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旅消费,丰富了旅游内容。有利于形成杭州茶文化旅游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3.3办好茶博会,打造“东方休闲之都” 
  八十年代以来,旅游业在我国兴起,中国的自然风光虽比之世界许多国家婀娜多姿,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可缺少较高层次展现民族文化的旅游内容是不争的事实。游客来中国不只是游山玩水,希望更多针了解和探索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以"丝茶之府"著称的杭州,是历史文化古城,风光秀丽。作为全国茶叶科研教育机构荟萃之处、茶文化"集散中心"和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如何将杭州独特的茶叶历史文化宣传出去,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旅游需求。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的举行正是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契机。 
  茶文化本身是一种十分高雅的文化产品。作为旅游资源,其高层次性是很明显的。其消费不是一种有形的实物性消费,而是一种无形的氛围,艺术性的消费。这种消费追求是最大限度的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茶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其开发符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潮流。 
  龙井茶文化倡导的是一种休闲与和谐的文化,目前休闲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倡导这一文明形态,世界休闲组织决定在杭州举办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这也是该组织在全球首次举办的以“休闲”为主题的博览会,业内人士将其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并称为本世纪初由中国城市举办的三大盛会。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将以“休闲———改变人类生活”为主题。 
  努力办好茶博会,使之成为继西博会后,杭州又一个极具品牌的旅游休闲和会展节庆项目。通过此会,将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旅游,打响“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品牌。同时通过精心策划和整合包装茶博会,推出健康修身之旅、生态环保之旅、茶工业游等专题旅游线,吸引更多东南亚游客来杭。茶博会的举办,将充分光大茶文化,传承茶精神,推进“茶为国饮”;同时更将以节会朋,以会聚友,扩大杭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构筑城市核心竞争力。借茶博会打造“中国茶都”的机遇,整合资源,按照“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华、专业化”的要求,协力打造“东方休闲之都”,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郭雅玲,茶道与茶艺简释,茶叶科学研究,2004(2):40. 
[2]陈可红,杭州新茶馆:围着西湖做文章,茶报,2004(1):22. 
[3]吴录萍,茶的保健功能,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6):52~53. 
[4]高旭辉、刘桂华,茶业、茶文化与旅游业,农业考古,2003(4):59~62. 
[5]王梅英、庞杰,中国茶文化,茶叶科学技术,2003(4):39~40. 
[6]刘惠余,旅游商品与中国传统文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4):87~90. 
[7]周晓芳,广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1):41~42、57. 
[8]朱红缨,以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品牌经济的发展,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4):18~21. 
[9]李伟、郭芳,论茶文化对旅游业的牵引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1):75~80. 
[10] 沈佐民、曹刚,对茶文化内涵的初探,中国茶叶加工,2002(2):39~41. 
[11] 顾希佳,茶文化在新时期的走向,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0(1):19~21. 
[12]王莹,杭州茶馆业的经营与发展,饮食文化研究,2004,(2):88~94. 
[13]张晔,龙井茶与西湖文化,茶叶,2002,28(3):164~165. 
[14]http://www.chinatradenews.com.cn/news/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6453   2005,3,20. 
[15] http://www.hangzhou.com.cn/20040101/ca574018.htm  2005,3,20. 
[16] http://www.gotohz.gov.cn/gb/index.htm  2005,3,18.   

 

——转自《杭州生活品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