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网

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认为宋帝敕赐甘露菩萨即表明他在西汉甘露元年种茶等说法荒唐
来源: | 作者:tea168cn | 发布时间: 2017-12-16 | 114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1年第7期《茶博览》和8月30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先后发表了宁波籍茶文化专家竺济法先生的质疑文章《宋僧吴理真是如何演变为西汉茶祖的》,他对目前最早记载吴理真事迹的宋代文献《宋甘露祖师像并行状》(以下简称《行状》)进行了准确解读,认为《行状》从内容到标题均表明吴理真是宋代在蒙山修行的一位僧人,宋孝宗敕赐他为“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的主要事迹,不是种茶,而是曾为朝廷求雨并有身后诸多灵验,而非近几年被四川雅安尊为所谓的西汉茶祖和中国植茶始祖,认为这出于地方利益而人为造神的做法不可取。

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李家光先生,在第10期《茶博览》发表了针对竺先生质疑文章《茶祖吴理真是西汉人,不是宋僧》(简称李文),竺先生又发表了《再论宋僧吴理真是如何演变为西汉茶祖的》,指出李文诸多说法违背基本文史常识,举例如下:

    ——宋帝敕赐吴理真为“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先生认《行状》称他甘露祖师,即是以西汉甘露年号代名的,并由此推理出他在西汉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种茶。李文说,“‘甘露’,一指甘美的雨露,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有“汉宣帝元康元年甘露降未央宫”的记载;二指年号,西汉等朝代的年号。这里的“甘露”是年号。”其实,宋孝宗敕赐他,是表彰他曾在宋绍兴年间为京师求雨,身后又显灵佑民。更重要的是,朝代年号由皇帝制定,年号代名是皇帝专利,宋代以前多用汉高祖、唐太宗、宋徽宗等庙号代称,明代以后才多用年号代称,如永乐帝、康熙帝、乾隆帝等等。笔者至今未看到除皇帝以外的其他人物用朝代年号代称的,李先生独创的“甘露祖师”是以甘露年号代称的,是违背文史常识的笑话

——篡改吴理真的僧人身份,是对吴理真和佛教的大不敬让人惊讶的是,李先生及当地一些作者,虽然也以《行状》为考证吴理真的主要依据,不敢否认碑刻,却出于地方利益需要,竟然不顾《行状》中吴理真的僧人形象以及 “法名”、“住锡”“入定”、“菩萨”等佛教专用名词,篡改了吴理真的僧人身份,李文云:“吴理真不是政治人物,也非学者名流,只是一个种茶人……吴理真不是道人、也不是僧人,只是从岭表流寓而来的皇族之后,入乡随俗,种茶为生……”之所以闭着眼睛说瞎话,为的是论证其吴理真西汉末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种茶的错误说法,因为佛教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年才传入中国,佛教史上无此记载,因此否定他的僧人身份。如此心口雌黄,指鹿为马,是对吴理真和佛教的大不敬。

——回避标题中的宋代界定, “现吴氏之子”被解释为“显露吴氏家族的有德之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古人一般都在标题上标出朝代。《宋甘露祖师像并行状》标题明确界定吴理真是宋人。李先生等相关专家、学者,不知是出于回避还是其它原因,并没有对其中的“宋”字作任何解释。《行状》开句“师由西汉出,现吴氏之子,法名理真。”,先生断句为“师由西汉出现,吴氏之子”,并解释为“子是有德之称,古者称师为子也。‘子’是指有德之人。‘现吴氏之子’解读应该是:显露吴氏家族的有德之人。”

——推理吴理真是皇族之后”。《行状》未记载吴理真的籍贯、生卒年,没有父亲、祖父名号,仅记载他是西汉吴氏后裔,来自岭表(岭南地区)。这么一位家世不详、籍贯不详的僧人,为使他能与茶祖身份相符合,李文凭空想象出他是“皇族之后”,故妄说之,故妄听之吧。

——奸臣张俊被误为忠臣张浚。《行状》中有“张、秦枢密二相”之语,先生说:“碑文中的张浚,四川绵竹人,高宗时任川陕京西诸路宣抚使,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正月任枢密使,在位不满两年。” 李先生在这里犯了张冠李戴的常识性错误,其实文中的“张、秦枢密二相”指的是张俊与秦桧。张俊非张浚,秦桧死于1155年,张浚(10971164),汉州绵竹(今四川)人1135年为相,1163年任枢密使,二人怎么共事?张俊(1086—1154),字佰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天水)人。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授枢密使,次年十一月罢枢密使。最主要的是,张浚是重用岳飞的忠臣,而张俊则与秦桧合谋陷害岳飞。一忠一奸,泾渭分明,岂能混为一谈?偏旁之差,误之千里。可见李先生查考不够严谨。

——误读《行状》记载的另有“临安法师”。200多字的《行状》,记的都是吴理真的事迹,其中写到师入定救旱”,当然是说吴理真入定救旱。李文却说:“此师非彼师!……京师临安距西蜀蒙山数千里,在信息闭塞的古代,如何得知‘京师旱’?又如何千里迢迢赶赴现场?于理不通。‘师’是指临安当地的法师。”这是先生有所不知了,即使古代,京师持续大旱也会天下皆知,而作为有神异功能的法师,完全可在蒙山入定救旱,并非要赶到京师临安。至于“临安当地法师”之说,就更离谱了,这是记载吴理真事迹的《行状》,怎么会突然言及其他无名法师呢?临安法师还要“邑进士喻大中”为之请功吗?而下文所载事迹又属此师还是彼师呢?恐怕李先生自己也说不清楚了。这才是文理不通呢!

李文被称为是“学术回应”,但通篇都是牵强附会、东拼西凑、逻辑混乱、自相矛盾的大杂烩,类似当下流行的“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裘真撰

2011年11月10日22:38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