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网

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卢仝“七碗茶歌”浅析——兼论“七碗茶歌”中的茶道思想和儒家思想
来源: | 作者:tea168cn | 发布时间: 2012-07-28 | 10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卢仝“七碗茶歌”浅析

——兼论“七碗茶歌”中的茶道思想和儒家思想

 

             公刘子

 

德国中医养生协会,自2010年开始,每年秋季均组织团队来杭州进行“茶之旅”,并请德国孔子学院中国教授陪同。2011年秋,团队负责人发每人一页中、德文对照的卢仝“七碗茶歌”,然后,众德国访问队员一起朗读“七碗茶歌”。由此可见,卢仝的“七碗茶歌”不但在中国传诵千古,连日本、德国的爱茶人均以诵读此文为品茗风雅之事,故“七碗茶歌”是古今中外咏茶诗作中最可称誉的千古绝唱

对卢仝“七碗茶歌”进行细细研读,结合茶的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可以有许多新的发现和认识,本文从“七碗茶歌”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试论卢仝“七碗茶歌”的魅力所在。

一、卢仝“七碗茶歌”相关内容浅析

1、卢仝及“七碗茶歌”简述

卢仝(约795835),唐代著名诗人,河南济源人,因济源古名玉川,故而自号玉川子。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被历代文人雅士传诵不绝。

2、是“七碗茶诗”还是“七碗茶歌”?

可能有人说,不是茶歌,应是茶诗?若你认为是茶诗,它就是咏茶诗作。若你认为它是茶歌,它就是千古绝唱的茶歌。许多人认为,诗有五言、七言之古风、乐府,亦有律诗、绝句之格律诗,“七碗茶歌”字数不一,属古体诗中之杂言,故以“歌”称之比较妥当。此处“歌”超越了“诗”。《尔雅》云:“声比于琴瑟曰歌”,当诵读有韵律,有节拍的时候,可以称为歌。诵读久之,才会发现,这是中国茶诗歌上的巅峰力作,至今仍无人能够逾越。

3、“七碗茶歌”是饮后之作还是在饮之作?

    诸多文章分析认为,卢仝饮了一碗之后,感觉“喉吻润”;二碗之后,感觉“破孤闷”;三碗之后,感受到“搜枯肠”;依此类推。笔者要告诉诸雅士,“七碗茶歌”是饮后之作,而不是在饮之作。

没有一位饮茶雅君子,在面对好茶之时,会喝一碗茶,然后飞快地记录下自身的感受,然后,再喝一碗茶,再快速地笔走龙蛇。当然,现代做实验或现代审评茶叶,确实是可以这样做的。

当雅士们遇到好茶,尤其是难得一遇的好茶,一碗入喉,甘甜润喉,似醍醐、似琼浆,最迫切的愿望是再喝一碗,神态、心情、眼神均会表达出这一愿望。喝了第二碗,又想第三碗,而不是赶紧去拿纸笔记录下来。

当饮一碗、二碗之后,话语多了。三碗、四碗之后,妙语连珠。五碗、六碗之后,文思泉涌。饮罢之后,感觉非撰文不足以对得起如此好茶。由此,开始提笔撰写。这是历代文人雅士习以为常的规律。

4、是七碗?还是空灵与想象?

卢仝饮茶是七碗?还是八碗、九碗?抑或是六碗?应是七碗左右,并不一定是七碗,但一定有饮一碗茶之后,再饮一碗,然后再饮一碗等等,------这样的过程。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样,并不需要认真去量度一下,是不是三千尺?但一定有相对的高度。卢仝饮茶一定有相应的量。
人们多见博物馆陈列唐代越窑的玉壁底碗,或法门寺出土秘色瓷碗,认为七碗茶的量是过大了,卢仝不一定能喝这么多。实际上,还有精致小巧的越窑茶碗,如唐·越窑莲瓣纹茶碗。喝七碗,许多人会觉的还不过瘾。其次,茶汤并不需要盛满,一般能盛一半、或六分满、或七分满就可,若八、九分满就过了,会烫手。所以,整个饮茶过程的茶水量,并不会太多。

5、究竟喝了六碗,还是七碗?

有人说,卢仝喝了六碗,没有喝七碗,因为卢仝认为“七碗吃不得也”,这是断章取义。应喝了第七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因为接下来,有“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没有喝七碗,两腋不能生轻风的。当然,客观上是六碗、八碗、九碗都可以。

6、卢仝“七碗茶歌”是子虚乌有吗?

还有人不认同卢仝的“七碗茶歌”,认为:“哪有六碗七碗的,绿茶最多泡五泡、六泡的,若这么耐泡的,或十来泡,怎么做生意?还有回头客吗?”意思是茶耐泡,就没有消费量了,人们购一次,就不必再来购茶了。这是对唐代饮茶方式不甚了解的缘故,作为团饼茶是需碾茶后,在釜中煮茶,然后“勺之以碗”饮用的。再者,优秀的茶品,如高山所产,或沏泡方法得当,沏泡七次、八次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卢仝“七碗茶歌”是真实的史实。

二、从早期茶道思想浅析“七碗茶歌”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烹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如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而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诗人在饮用越人赠送的剡溪茶后,激情满怀,文思似泉涌井喷,在细腻地描绘茶的色香味形后,生动地抒发了饮茶过程中身心的感受。

由此看来,以皎然、卢仝为代表的该茶道流派是以饮茶品茗作为一种修行方法,是从生理至心理直至心灵的多层次感受。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沏茶、品茶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累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如观赏茶器、茶叶及沏茶过程;嗅闻茶香;品味仙琼蕊浆般的茶汤;品茗感受的过程是茶与心灵的谐和过程,使人返朴归真。饮一碗茶汤,到达涤去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的境界;第二碗饮罢,清醒神思,仿佛忽然降下了清神思的飞雨。至此,量变已累积至临界状态,不喝第三碗茶,仍不能到达道的境界,饮罢三碗便得茶道。由量变到质变,产生飞跃,到达道的境界。由凡人的境界上升到达仙人般的境界。没有前面量的累积,是难以达到茶道境界的。

卢仝“七碗茶歌”的相关内容与皎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介绍了饮茶得道的环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描写了茶汤的品质特征;一碗仅是解渴,“喉吻润”,满足了生理需求;饮二碗茶后“破孤闷”,把愤世嫉俗、压抑烦闷的心情消解了,上升到了心理感受;“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表达了作者甘于清贫,追求知识与精神需求的志向,志俗尘境;“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既有生理感受的汗水轻发,又有对不平现象郁结于心中的郁愤借助于饮茶发汗而尽皆散发,层层递进,使心灵轻盈;五碗肌骨清,肉身凡胎的肌肉与骨骼也由于饮茶而净化,变得轻松、轻灵,已到量变累积至临界状态,为精神升华打好了基础;六碗通仙灵,人的肉体与心灵通过饮茶得到彻底净化,乘着清风进入仙人合一的灵境,到达了道的境界。

从中也可发现“茶道”原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饮茶而得道的合成。显然,该茶道流派不讲究煮茶姿势如何?泡茶动作怎么样?而是煮茶、品茶过程至一定层次时的心灵感受。如皎然诗有(眼)看“金芽烹金鼎、素色瓷、雪色茶”;(鼻)嗅闻茶“飘沫香”;(嘴)品尝“仙琼蕊浆”;心理感受有“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这些品茶审美内容与心身感受,尚未到达品茶而得道的茶道境界。直到第三饮,皎然才得到茶道——借助于饮茶得到成为仙人般精神境界的心灵感受。

修行茶道流派的代表性人物是皎然、卢仝等,借助于饮茶升华思想、超越人生、神栖物外,达到羽化成仙般、或达到参禅悟道的美妙境界,是中国古代茶道的主要流派之一。卢仝六碗茶饮后,到达“通仙灵”的境界,“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饮蒙山仙茶四两,即成地仙;卢仝六碗通仙灵;皎然三饮便得道,朱权一瓯通仙灵,虽然数量不等,算法不一,比如碗有大小,茶种类有异等,但揭示的修行类茶道流派思想相同,把饮茶活动作为修行得道的一条捷径,借助于饮茶活动得到成为穷通天地奥秘的仙人般精神境界的心灵感受。

三,卢仝“七碗茶歌”是“格物致知”的极致反映

“格物致知”是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代关于“格物致知”有多种解释,笔者倾向于解释为:接触事物,考察事物以便了解它,看它、触它、嗅它、尝它,从而知道它,认识它,不断深入接触,了解愈多,就能从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说明要掌握知识,在于接触事物,在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物格而后知至“,把手放到火上去,触碰火,就会知道火这个事物,是高温,烫的很,会灼痛。

中国历代先人,大都以眼观、耳闻、鼻嗅、口尝等为主,因为人的感觉器官就是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与触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特点之一,就是以自身的身体的客观认知来了解世界事物,认识世界事物的。这与西方文化借助于身体之外的事物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有所不同。

卢仝的“七碗茶歌”,行文既质朴自然,又快意流畅,对茶的感受突破了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与触觉。用喉、肠、汗毛、两腋、肌肉与骨骼来表达对佳茗的感受,不羁于形式,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至今无人能及,因而成为品茗佳文的巅峰之作,令人肃然起敬。茶仙也!

提倡“格物致知”,品尝茶汤是什么滋味?涩的,为什么涩?去探索它,原来是茶原料过于粗大,原来水温太高,原来浸泡时间太长,就能了解与掌握茶的自然科学中的相关内容。再深入一层,为什么涩?因为其中有花青素、有脂型儿茶素等。红茶为什么红?绿茶为什么绿?人们去探索它,就能不断增进对世界事物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成为有雅艺精神的人,成为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人。

提倡“格物致知”,重视亲身实践,重视动手操作能力,探究事物原理,不断积累经验,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培植人文雅艺精神的一种手段,是培养雅士淑女的一种途径与方法。

 

 

作者简介:

 

周文棠,别名公刘子,1960年生,籍贯浙江慈溪,中国茶叶博物馆研究员,公刘子茶道常务顾问,专长唐前茶史研究及茶道文化传播。独著《茶道》、《茶馆》、《特色茶楼装饰》,撰茶文化论文七十余篇,开创中国茶艺师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