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网

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茶艺馆文化艺术氛围的形成 ——茶艺馆中的动态景观与景象
来源: | 作者:tea168cn | 发布时间: 2012-07-22 | 401 次浏览 | 分享到:

茶艺馆文化艺术氛围的形成

 

              ——茶艺馆中的动态景观与景象

                                              周文棠
    摘自《茶叶》2003年第29卷第一期


    茶艺馆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的今天,有悠久历史的茶馆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继中国各大城市茶艺馆的出现、发展之后,各地中小城市茶馆也依次崛起。从事茶馆相关行业的人员也有了新的正式职业分类,由中国茶叶博物馆组织编稿的茶艺师系列被收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上茶馆“吃茶去”已成为人们的时尚。在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今天,追求高雅的文化娱乐生活以充实自身,是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茶馆得以繁衍的社会背景。茶艺馆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建筑装饰、茶座设计外,还有陈列物品、动态景观与景象、虚化景象、园林艺术思想的运用等间接内容。现择动态景观与景象予以介绍。至茶楼吃茶,给客人的享受,不仅仅是一杯好茶,它是一种综合的享受。茶艺馆艺术氛围的形成中动态景象与虚化景象设置起到了重要作用。人们往往对那些实实在在的物体,如规模、档次 (包括价格)、设施、茶点、茶食等看得见、摸得着、吃得下的事物印象比较深刻,而对于活动的、变化的、听到、看到、闻到、感觉到的,但摸不着的却少有注意,或虽有认识但未能全面理解。而缺乏对动态、虚化景象的认识与把握。
    一、茶馆内外人的动态景象

茶馆动态的、变化的景象包括各种人,指窗外、路过、进茶馆、离开茶馆的人、茶馆服务人员、茶馆中表演的人;各种人的动作、姿势、表情;各种人所附加的静态景象由于人的活动而富于变化的景象,如服饰与发型、美容、化妆、各种饰品、手饰、颈饰、服装、鞋帽等,相信有许多人仅因为可以舒适的坐着欣赏各种人的景象,就愿意进茶馆喝茶。这种人的景观景象作为茶馆怎么样去利用它、设置它 ?怎样使这些景观景象更清晰、观赏层次更丰富、观赏面更开阔等 ?留给人们更多的观赏内容 ?这可从两方面加以说明。一个方面是指茶馆外的行人或来喝茶的客人为观赏的对象,茶馆业主通过选址、门窗设计、茶座布置、通道与过道规划、分隔材料的选用等,提供便于茶客观赏的条件。另一方面是茶馆内的人员,它为茶馆业主提供了有所作为的丰富内容,使这些动态的、变化的景观景象更具观赏性、艺术性、更具美感、令人印象深刻、赏心悦目。茶馆服务人员选择容貌端正、身材苗条、举止大方的年轻男女。加上设计各种茶艺表演的节目;配备茶艺服装;规范培训服务人员的动作、姿势、表情、接待用语,提高服务人员的内在素养。服装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应与环境相协调。如环境是仿古式的,那么服装不应是西式的;环境色调是黄为主的色调,那么服装应于环境色调有所区别;如环境是仿日式的,则服装以日本和服为宜 ;仿明、清式茶馆建筑或布局,则宜配中国传统式的,如女的可用旧式的镶边大襟,色调忌用大红大紫 ;印花兰布衫,较多场合可以使用,而裙子之类宜深色、宜长裙,比较符合端庄、传统、典型,符合于茶道的氛围。一般茶楼、茶馆在服务人员服饰与发型上不宜新潮时装、摩登发型、或时尚化妆。这是由于茶文化的传统性、自然性的要求使然。
    二、茶馆内演艺的动态景象

在茶馆中设置小型舞台,安排相应的演艺人员进行各种表演是许多茶馆增加动态景象与虚化景象的有效方法。在中国清代的许多大的茶馆几乎就是戏园,戏园大都是茶馆。上海有名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就是初期的戏园。四川成都的“悦来茶园”、“群仙茶园”等也以看戏、演戏而闻名。清代的书茶馆、如上海的“春风得意楼”就结合了说书、听书。四川曲艺表演地点大多为茶馆,《竹枝词》:“萧条市井上初灯,取次亭门顾客疏。生意数他茶馆好,满堂人听说评书。”茶客边喝茶边听书、看戏,这些茶馆除供应茶水点心及茶食外、还供应菜肴主食。戏班也多以茶馆作演出场地。现代茶艺馆有各种茶艺茶道表演,如民俗茶艺表演的“白族三道茶”、“潮州功夫茶”等;仿古茶艺表演的“清宫茶礼”、明代“朱权茶道”等 ;宗教性茶艺表演的“佛茶”、“禅茶”;创意型茶艺表演的“幽兰出谷”、“梁祝茶艺”等。也有传统的工艺演示如制茶、制陶等。还有雅文化的演示,音乐演奏如凤萧、笛子、二胡、古琴、琵琶、古筝,插花艺术、书法、绘画等。这些内容虽然清雅,但显而易见与大众、市民喜闻乐见的内容不还是有距离的。可见动态景象与虚化景象的设置也应依据茶馆档次、规模、风格、场所安排相适宜的内容。在民俗气氛的茶馆可配置民俗茶艺表演;在和式茶座可安排日本茶道等;在古典式的、传统式的茶馆可安排仿古茶艺表演。也可相宜安排说书、评弹、京剧、曲艺、越剧、黄梅戏、绍兴莲花落、湖南的傩舞、四川的金钱板、清音、竹琴、扬琴、闽南的南音等各种地方戏曲和传统戏曲。老舍茶馆京剧演出主要剧目就有《霸王别姬》、《闹天宫》、《贵妃醉酒》、《白蛇传》、《麻姑献寿》《扈家庄》、《天女散花》、《拾玉镯》、《跳财神》、《三岔口》、《坐宫》、《铁弓缘》等,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被国外媒介赞誉为中国民俗文化活动窗口。在大众饮茶场所也可安排民俗文化的,为观众所喜爱的动态景象,如笑话、散打、南拳、北拳、高跷、相声、滑稽戏、气功、口技、摔跤、杂技、绝技,甚至于宠物表演等等,目前具这类内容的茶馆仍相当缺乏。结合时代特点分析,如何丰富茶馆的演艺内容,能雅俗共赏值得进一步探索。
    三、空间静态景物布置

空间静态景物布置分为两种,一种布置指那些在茶座上方,人们眼睛能看到的悬挂景观内容,这些景观内容往往是指那些漂浮在空中的,固定在天花板上面的。比如说各种悬挂的灯笼、彩条、茶木桶等,它们的形状、色彩、质地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圆形的西瓜灯,梨形灯、雕缕精细的六角形灯笼、花架式长柱形灯笼,中国传统的陶瓷罐形灯笼,或悬挂的枝条藤,或枝叶稀疏的藤本植物或吊篮植物;一种是在地上摆放而伸展到空中的,如各种各样的台式灯笼、富于艺术韵味的灯罩、花架上的盆景、瘦长的植物等。如疏朗修长的叶子,枝叶摇动,使人们感觉到空间是比较丰满的,这些景观又是比较透、漏,虽为静态实具有动感。也有在大门上方、两边柱上或墙上连起木格花饰,起到形式上的分隔与改变顶部大块平面视野的功能。
    四、其他动态景观景象

茶馆内其他动态景观比较常用的是水的流动、物的晃动、摆动与小型动物的活动等。这些内容适宜茶馆优雅环境的形成,能丰富空间视觉感受。人类社会活动的历史也以水为永恒的伴侣,以至人们养成对水的无尽钟情与垂爱。设置若干活动水景可以把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融入茶馆中,增添茶馆的清雅、轻松气氛,丰富茶馆活动景观。水的流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形态。如杭州“太极茶馆”中的人造溪流运载茶和茶点。浙江宾馆草坪露天茶室外巨型紫砂壶注水造型。或溪流式的小桥流水、水车、高山流水式的小型瀑布、多层沙缸滤清水、农家村居青竹引山泉、假山流水、池塘式的“涟漪皱秋水”、还有小型造型喷泉等。茶馆内外轻软物品或悬挂物的适度晃动、飘动、似动非动。可以带给人们一种轻柔、飘逸、轻松的感觉与气氛。如丝带、布帘、布幔、水面上的青萍飘浮、荷叶晃动、红灯笼的红绸须随风飘舞、茶旗飘扬、风吹草动、细而修长的枝叶轻摇等。这些动是由于空气的流动而动,空气的流动可以是人为的,也有非人为的。动与静带给人的感觉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升国旗后在顶端附近装设风槽,使旗帜迎风飘扬能给予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茶馆各种物品适度的动可以给人多种感受,茶旗的动引人注目、是茶馆的宣传,丝带、布帘、布幔轻软物品的动给人轻柔、飘逸的感受,各种动也丰富了多种景观形态。观赏型动物的动态景观也是茶馆可以引入的内容,动物园为何能人潮如流,是因动物的憨态可爱、神态的纯朴无邪、形态的千奇百态吸引人们前去观赏。在茶馆运用常见的有各种观赏水族类、鱼类,如热带鱼类、金鱼类、红鲤鱼、小虾水草、贝类、龟类等,还有人们熟悉的各种鸟类如鹦鹉、黄鹂、翠鸟等小动物的活动等。值得一提的是,这类观赏小动物的观赏性适于比较文雅的场所,尚不具较强的吸引力,如能穿插驯养动物表演,如“雀叼牌”、“鹦鹉与人对话”、“驯猴表演”、“笼物狗表演”等,可能更符合市民民俗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