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网

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卢仝“七碗茶歌”中的茶道思想浅折
来源: | 作者:tea168cn | 发布时间: 2012-07-26 | 1059 次浏览 | 分享到:

卢仝“七碗茶歌”中的茶道思想浅折

 

      周文棠

 

    摘自2007年“倡导国饮高层论坛文集”,中国宜兴阳羡茶文化研讨会

摘  要

在中国唐代“茶道”一词已出现在相关文献之中,说明茶道在中国是源远流长的。在茶道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修习茶道可满足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挖掘茶道的传统文化资源,使中国茶道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是茶文化人士的共同愿望。对脍炙人口的卢仝“七碗茶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饮茶是益思、悟道、修行的一种途径和方法,通过对卢仝“七碗茶歌”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该类型的茶道思想。

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飞去。”该诗以神逸的笔墨,生动地描绘了饮茶从一碗、二碗至七碗时的不同感受和心态,故有《七碗茶歌》、《七碗茶诗》之称。 卢仝(约795年—835年),号玉川子,济源人,唐代诗人。卢仝《茶歌》,自唐代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而不衰。

诗中“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介绍了饮茶得道的环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描写了茶汤的品质特征;一碗仅是解渴,“喉吻润”, 满足了生理需求;饮二碗茶后“破孤闷”,把愤世嫉俗、深感压抑烦闷的心情消解了,上升到了心理感受;“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表达了作者甘于清贫,追求知识与精神财富的志向,志俗尘境;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既有生理感受的汗水轻发,又有对不平现象郁结于心中的郁愤借助于饮茶发汗而尽皆散发,层层递进,使心灵轻盈;五碗肌骨轻,肉身凡胎的肌肉与骨骼也由于饮茶而净化,变得轻松、轻灵,已到量变累积至临界状态,为精神升华打好了基础;六碗通仙灵,人的肉体与心灵通过饮茶得到彻底净化,乘着清风达到仙人合一的灵境,到达了道的境界。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飞去。吃下七碗茶,人已臻于化境,脱离凡尘,与自然契合,与仙人、仙境合为一体。

从上述分析,卢仝茶歌是饮茶得道的一种方法和途径的反映。该类型茶道是以饮茶品茗作为人的一种感悟方法,是从人的生理至心理直至心灵的多层次感受。与卢仝“七碗茶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最早记载“茶道”一词的唐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烹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如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而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诗人在饮用越人赠送的剡溪茶后,激情满怀,文思似泉涌井喷,在细腻地描绘茶的色香味形后,生动地抒发了饮茶过程中的身心感受。“三饮”便得道了,而这个道是世人极难得到的。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田园生活隐居,寄情于田园山水的超脱行为都甚为可笑,茶的三饮便得道,为何陶潜不知呢?谁人与我知音?谁能知饮茶可以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是了解的。

二个例子均表明饮茶得道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沏茶、品茶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累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如观赏茶器、茶叶及沏茶的过程;嗅闻茶香;品味茶汤;品茗感受的过程是茶与心灵的谐和过程,使人返朴归真。饮一碗茶汤,到达涤去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的境界;第二碗饮罢,清醒神思,仿佛忽然降下了清神思的飞雨。至此,量变已累积至临界状态,不喝第三碗茶,仍不能到达道的境界,饮罢三碗便得道。由量变到质变,产生飞跃,到达道的境界。由凡人的境界上升到达仙人般的境界。同理,没有前面量的累积,是难以达到道的境界的。

该类型茶道的代表性人物是卢仝、皎然、赵州和尚等,借助于饮茶使思想升华,超越现实,栖身物外,达到羽化成仙般的美妙境界,它是中国古代茶道的主要类型之一。在众多史料记载中均体现了这一茶道思想。如卢仝饮六碗茶后,到达“通仙灵”的境界,“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壶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陶弘景《杂录》:“苦荼,轻身换骨”;《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四川蒙山甘露祖师吴理真在上清峰植茶七株,后人有“仙茶七株,不生不灭,服之四两,即成地仙”之说;宋代范仲淹有:“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靠风飞”;明代罗廪《茶解》:“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然蕴有妙理,非深知焉好不能得其当”;明朱权《茶谱》:“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等等。

饮蒙山吴理真七株仙茶四两,即成地仙;卢仝“六碗通仙灵”;皎然“三饮”便得道;赵州和尚赐僧徒三次“喫茶去!”;明朱权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等等。虽然数量不等,算法不一,比如碗有大小,茶种类有异等,但揭示的茶道思想相同,把饮茶活动作为修行悟道的一条捷径,借助于饮茶活动得到物我两忘的心灵感受,可以达到仙人般理想的精神境界。        

道——是人生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境界。当寺院里的厚重钟声从悠远处传来的时候, 一声一声似乎在叩击着人的心灵,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对这样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根据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不同,人们的物质财富的满足程度不同,人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是不尽相同的。社会不安定,战争、灾祸来临时,人们企求社会安定和平;当干旱时人们企求天降甘霖;大水洪灾来临时,人们企求是吃饱、穿暧;当瘟疫流行时,人们企求是神医、良药;久病成疾的人希望脚轻身健,活力充沛;老年人希望长寿;年轻人希望事业有成,成名成家、光宗耀祖等;当物质供过于求时,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但当这些物质和欲望都达到目标后,人生的动力源泉又将从哪里来?

所以如释迦牟尼作为一国之王子无物质和名利追求时,就会在菩提树下冥想苦想,创立佛教,成为佛祖;又如凈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到武当山学道,成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北方玄武神,被称之为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就连中国儒家之代表孔子都会发出“ 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说早上能听到这个“大道”,明白了这些道理,晚上死了也不怕,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从上述而论,古代先贤都在追求人生的真谛,无论儒、释、道都在孜孜不倦追求人生的一种理想境界——道。

历代历朝有许多的高士或这样或哪样去追求或得到人生的真谛:儒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齐天下”为人生目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种理想追求。目的在于通过完善自我人格,达到“内圣外王”,通过治身修已之道达于治国平天下之道;出世的道教讲究自然长生之道,务以修身养性,讲求出世,排除世俗欲望,坚持“清静为本”,通过修炼,冥合大道,长生成仙。道教重今生,不贪荣名、高官、厚禄、好衣、美食。认长生为大福;佛教则引导信徒向往西方极乐世界,以来生、后世维系人生的动力源泉。

道不可见知,无形象也,这是凡人难窥道之真面目的客观实际。因而历史上就有多种求道之方法:避开世俗权贵,与自然结友,选择隐居之道,如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远见南山”是一种;如凈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入山修炼又是一种;借助于仙药、神丹是一种,如炼丹、采仙药的秦始皇、葛玄、葛洪等等;

对于得道之人,人们习惯仰而视之,敬而远之。一般观念认为是不食人间烟火之人,与凡夫俗子有天壤之别。有道之人,还有独特的“道貌”,即有道者之容貌,情景恬淡、道貌岸然之类。种种观念使人们习惯把茶道与道术联系在一起,视茶道为高深莫测之术。

“道”又意为通、顺、引,通是通顺、通畅、通往、通道;顺是顺畅、顺序;引是指引、引路、引导等。从通的意思上茶道过程应该流畅、通顺,经过茶道这样一种程序、形式、内容,可以把茶道作为一种通道,通往某一种“境界”,并且从茶道这个通道里通往某一种“境界”是通顺的,行得通的。而这种境界可能是证道悟道,得道成仙;从卢仝“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的内容来分析饮茶的过程是逐渐的通往某一种“境界”。

从上述内容理解,卢仝、皎然类的茶道思想甚为明确,是通过饮茶得道。而这个道可能是陶潜隐居修行之类的最终目的;或如传统文人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的大道;或如僧侣苦心修行破除红尘烦恼的道等。

最为贴切的“得道”解释应该是得道成仙,据《抱朴子》载:“上士得道,成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从道的“全而真”看颇具道家思想范畴,如道家推崇的“返璞归真”、“抱朴含真”,融于天地自然之中,“真”与天、地、宇宙、万物、自然相通。中国人一般不轻易讲道,也就在于道所蕴含的高深玄妙哲理。洞察物我玄会、睿智因缘。

借助于饮茶达羽化成仙般,超越人生,栖神物外、可达到美妙的理想境界,并且饮茶是悟道、得道的方法和捷径,这是卢仝、皎然类茶道的主要思想基础。